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石面桶經大凍山南稜線獅嶺坪垂降獅嶺峭壁循水底寮林道回1130422

[石面桶經大凍山南稜線獅嶺坪垂降獅嶺峭壁循水底寮林道回1130422]

◎里程紀錄:共計21.461+公里/499+

#步程(12.010/467)(南寮18號-石面桶林道-大凍山南峰(2.448/65)-文玉山-茶園山-穩當山-二凍山-獅嶺坪(3.537/117)-獅嶺峭壁-廢棄產業道路-廢棄農舍-嘉145-1線路口(2.533/130)-水底寮產業道路-水底寮端登山口(1.754/65)-水底寮石面桶聯絡道-廢棄筍寮-石面桶肖楠林登山口(1.738/90))

#車程(9.451/32)(石面桶肖楠林登山口-嘉145線終點17.844K-嘉145線-南寮藍寶堅尼車庫(車9.451/32))

#備註(去程南寮藍寶堅尼車庫-嘉145線-水南寮18號民宅停車處(車未記錄));(回程石面桶肖楠林登山口-南寮18號停車處(步未記錄)南寮18號停車處-石面桶肖楠林登山口(車未記錄))

一趟懷疑自己做行前規劃能力的行程 全程竟然超出預定有4+小時之久 還得在山上友人家飽餐一頓 順賞漫山遍野的火金姑 再驅車回家

110年在探尋大凍山南稜線步道時 得知“後大埔古道”是李仔園與曾文水庫來往的路線 而稜線上的“石廟”即是大家休息及敬畏土地和祭拜神祇之處 當時只開通了被巨大枯樹擋道的稜線步道 卻一直遍尋不著下切曾文水庫及當時稱大石壁的路徑

近來由朋友傳來臉書上的資訊 即成立【走讀南瀛百岳】群組的版主“市長”及團隊們開通了由獅嶺坪下切獅嶺峭壁的路線 並綁上了數不清的輔助繩索 後來山友黃友德更將其走過的過程製作了介紹影片(資料如下鏈結) 真是佛心來著的善舉

得此難能可貴的資訊 且因已和理事長伉儷和蔡大哥走過及修正石面桶和水底寮間的原嘉145和嘉145-1線來回路線 自認為熟悉了 即刻以其等分享的gpx規劃出一條O環路線~由嘉義大埔的石面桶經大凍山南稜線獅嶺坪 再下切獅嶺峭壁後再由水底寮石面桶的原林道回到出發點的南寮18號廢棄民宅

自以為是完美的規劃後 便馬上糾集好友們來趟完夢趣 一行人搭乘永樂好友陳理事長的藍寶堅尼來到位於石面桶南寮18號 並順利地經大凍山南稜線步道 依序經大凍山南峰、文玉山、茶園山、跌死馬崁、土地公廟、二凍山抵達要下切獅嶺峭壁岔路的獅嶺坪(過土地公廟後還路過個人初次見到的穩凍山和神農山)

大夥兒在獅嶺坪休息棧午餐並小憩片刻後 懷著興奮的心情向獅嶺峭壁挺進 一路下切 左彎 右拐 又摔又滑的 終於抵達峭壁頂端(其實只是峭壁上頭的溪溝而已) 順著前輩們已經繫綁好的輔助繩索 邊幹譙邊匍匐緩慢的前進 時而下切 時而上爬完全拿捏不到路徑的走向 只求不要失手摔落山谷即可 哪顧得保持優雅的姿態與文明人的氣質了

其實 由獅嶺坪後即是一路下切 反覆經過溪溝亂石、溪溝峭壁 無窮盡的拉繩陡降、橫切 還有多處未綁繩路段 身心靈可說是緊繃到極致了 幾經折磨與煎熬 終於抵達獅嶺峭壁 一窺視野無界的壯闊景觀  如果不是回程路途遙遠 真想就地解放 當個今夜不想回家的“躺平族”

由獅嶺峭壁回到起登處的石面桶 其實並不輕鬆 還得走一段蠻長的廢棄產業道路路程才到嘉145-1線路口 再走約近2公里的陡上坡產業道路才到水底寮與石面桶聯絡道的登山口 再說幾次“一點都不輕鬆”×5

自陡降溪溝峭壁後 我和同行夥伴二人因體力耗盡跟不上領頭羊群 只能在後頭緩步慢行 幸好理事長和張兄拉高馬力 加緊腳程回到石面桶並趕到南寮18號民宅處開來藍寶堅尼接送 否則我真的要在步道上露宿了 爬山有好友陪伴真好

此趟路程實際走了以後 是不建議貿然前往的 正如“市長”所言:下雨不要來 懼高症手臂力量差的、體力差的都請勿嘗試此路線 但個人倒是覺得:如果控制不了想體驗的腦內啡作祟的話 就勇敢出發吧 但不要由獅嶺坪下切獅嶺峭壁 可由水底寮走到獅嶺峭壁折返即可

切記 古有明訓~老人家的話要聽 還有也別想找我再走獅嶺坪陡降獅嶺峭壁這路線 靈魂七竅可是會冒煙的

◎活動影音記錄:

※1130422石面桶經大凍山南稜線垂降獅嶺峭壁循水底寮林道O環 https://youtu.be/FKadVAwQc0c

獅嶺坪下切獅嶺峭壁抵水底寮綜合篇 https://youtu.be/_mOoKe3nXNA

◎相關鏈結:

Relive石面桶經大凍山南稜線垂降獅嶺峭壁循水底寮林道回 https://youtu.be/MSfex9TczTE

Relive獅嶺峭壁 https://youtu.be/lvEBmSUlLqg

※走讀南瀛百岳(市長)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zmZ65NgTobcY5uy6/?mibextid=CTbP7E

※李子園神農古道走獅嶺峭壁下天池O型(黃友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rcj3qauYNs

1110311尋找石廟全記錄 https://redbeands.blogspot.com/2022/03/1110311.html

1130306大埔石面桶至曾文水庫水底寮來回 https://redbeands.blogspot.com/2024/03/blog-post.html

※1130416曾文水庫水底寮至大埔石面桶來回 https://redbeands.blogspot.com/2024/04/1130416.html

◎行程所見:

※石面桶到大凍山間的聯絡道及大凍山南稜線步道 應該是來訪的人數增多 路跡明顯 

※大凍山南稜線步道多處仍有黃藤盤踞 大家如果上山時能帶修枝剪及刀鋸之類的 適度地整理 就能保持林道暢通了

※近李子園社區的山徑上 出現許多社區自製的標板和自命名的山頭 雖然有些突兀 但南瀛百岳中也有以團隊成員名字為名的山頭 今社區成員願意自力自發維護 並依山勢或古時稱呼命名 豐富了山頭的彩度 何嘗不可

◎後記:

※此趟行程路途遙遠 沿線無販賣機及問路站可補充飲用水 幸好張兄分享他到溪溝裝取的湧泉 水質甘甜 解決口乾舌燥的窘況

※雖然行程規畫的是烏路木齊&七零八落 但第一次爬山爬到要被招待吃晚餐才回家 也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尤其陳理事長夫人熱心準備烹調的現煮曾文水庫砂鍋魚頭 飯後還加碼場免費導覽千金難買的火金姑滿山飛舞的壯觀場景 人生覓此好友家族 夫復何求

※同行的荒野名為“樹鵲”的張兄 其實和大家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經彼此朋友趙公的拉線才湊在一起 閒聊間發現他是個不簡單的年輕人 從事健康的農作生產 又是關懷環境生態的荒野人 沿途對自然環境的見解更令人折服

※“獅嶺峭壁”當地人稱為“石坪(ㄆㄧㄚ)仔” 據說以前為山頭前後農民來往的通路 也是曝曬筍乾的好處所 不知是否和後大埔古道石廟的記述是相同的大石壁

其實這一段獅嶺峭壁路線非常危險 獅嶺坪過了芒草區後要向右橫切 沒有踏點又會滑 且馬上又下切亂石及峭壁區 是很危險的 稍一不慎 可能會摔得頭破血流 同行夥伴當日狀況不佳還滑倒 有次幸好單手抓住竹子 不然就滾下山坡了

原開發路線的市長團隊和路線介紹的山友黃友德的介紹文及影片 個人覺得過於輕描淡寫 容易誤導山友 讓人覺得路線和接駁有難度外 卻忽視了人員危險性 這是讓人擔憂的

※陳理事長長年在山林中工作 據其經驗認為如有需要 應可順竹林而行 再下切獅嶺峭壁 可避開近一半以上的危險路段

※後得知~趙公將阮製作的垂降獅嶺峭壁影片傳給“市長” 獲市長將其分享在【走讀南瀛百岳】臉書群組中 後國銓大哥也提出建言 希望日後山友能藉由影片的片段 知道它是有挑戰性的路線 慎思後再考量自身狀況前往 才能平安達標 全身而退

※行程後翌日遇到0403地震後的餘震不斷 想到如在此峭壁遇地震該如何因應 張兄回覆值得參考:“迅速移動至山壁2側,找尋避免被落石擊中的地方。個人觀察整個山頭都是石頭狀態,地基相對是穩固的,除非是有開發過的山坡地,才易造成土石坍方。”

趙公告知0505李子園社區團隊 已自力將“穩凍山”到“跌死馬崁土地公廟”間原步道重新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o1e1PzLdHCPxRnd4/?mibextid=CTbP7E

路線圖(全程)
↓行前規劃之路線圖(步程)
↓實走路線圖(步程)
↓最佳會合場所
↓行前咖啡 提神醒腦
↓藍寶堅尼再度擔任接駁的任務(南寮→石面桶)
↓起登處~南寮18號民宅(已廢棄 無人居住)
↓石面桶&大凍山聯絡道(廢棄產業道路)
↓觀九龍山&凍子頂山最佳處所
↓山友自製的簡易茅坑
↓大凍山南峰(圓墩子山)
↓文玉山
↓茶園山
↓跌死馬崁土地公廟
↓穩凍山(社區自立)
↓二凍山
↓神農山(社區自立)
↓獅嶺坪
↓獅嶺坪休息棧(午餐&休憩好處所)
↓溪溝峭壁
↓獅嶺峭壁
↓廢棄農舍
↓水底寮嘉145-1線岔路口
↓水底寮端紅鐵門登山口
↓雀榕休息棧
↓石面桶端肖楠林登山口
↓藍寶堅尼再度擔任接駁的任務(石面桶南寮)
↓沒吃飽可是不能離席的哦
↓現撈曾文水庫砂鍋魚頭 令人口齒留香 讚不絕口

(葉丁財臉書分享)

TO  大凍山南稜線步道綜合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