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1110320

[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1110320]

阮ㄟ部落格~紅豆日誌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redbeancht

◎里程紀錄:共計 5.099公里/171分;去程崁馬鞍部-巨石平台-一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烏山嶺岔2.600公里/108;回程烏山嶺岔-三二一尖山-巨石平台-崁馬鞍部2.499公里/63

0310再次上山掛牌後發現諸多缺失 數日後微風帶荒野夥伴做崁馬鞍部到馬山嶺間的自然觀察 也提出對路徑及指標的一些看法 原來自己依心中所想埋頭苦做 是看不到盲點的

修整好錯誤的銘牌與問路人 趁著空檔上山 原本想在仙草的小七購買午餐充飢的糧草 怎料適逢週日人潮大解放 連停車可是連縫都沒呢 只好過門而不入 直達崁馬鞍部了

來到鞍部遇到在鞍部割草的人員 因擔心被噴濺的石子兒打中 只好停的遠遠的 也因未加訪談 就不知施作的單位為何了 但還是獻上衷心的感謝 有你們真好

順著熟悉的山徑前進 依序將有瑕疵的牌子處理好 並將輔助繩索更換及添補 很快就抵達終點站~烏山嶺岔

原本計劃要鋸崁馬鞍部進入山徑的倒木 但審視一尖山後還有二處黃藤 七星崙後的菊花木卡人關和一處黃藤 二尖山後也有一處黃藤 要處理 勢必要再上山 只好等下回找齊人士手 再動手了

◎相關鏈結:

※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gpx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r0ghbpEHaxcbf6NB8wNjaI-gZkHGCpQ/view?usp=sharing

1101127一二三尖山•魷魚 木頭人https://redbeands.blogspot.com/2021/12/1101127.html

◎影音紀錄:

使用情商借自友人的SJCAM 應是裝設高度的關係 鏡頭拍攝角度不如預期 就待日後試試再調整囉

1110320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一尖山陡坡 https://youtu.be/P6jjzyv9Vx8

1110320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上二尖山陡坡 https://youtu.be/E910rUlL7XM

1110320崁馬鞍部至烏山嶺岔掛牌~回程下二尖一尖山陡坡 https://youtu.be/5y0J4rkkFGo

◎後記:

由崁馬鞍部經一二三尖山到烏山嶺岔沿線 經大家多次的努力 路線堪稱順暢 上下陡坡及瘦稜處只要提高警覺  就無安全上之疑慮

在上二尖山陡坡攀繩處因坡度較大 拉繩除了費力費神外又危險 可再找找由左側原上山的路線 經緩坡上到稜線再經北肩高地抵達二尖山

原步道上的枯倒木雖已經鋸除 但有些枯木仍有倒塌的可能 經砍除的黃藤因根部並未挖除 生命力很旺盛 仍會不時竄出新芽的 行走在步道上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

已在多次po文中提及 強烈建議山友們能隨手帶把工具 順道處理竄出頭來的黃藤嫩芽 就能維護步道的暢通無礙 每次完登後總不免有些失落感

烏山嶺岔在南瀛百岳誌中名為“三尖休息站” 這是趙公和諸多前輩努力闢建處 也是他們共同的回憶 日後會再加以正名

路線圖
↓崁馬鞍部
崁馬鞍部/一尖山/馬山嶺
(岔路口)
巨石平台
一尖山H806M
(依內政部經建版地形圖 資料)
七星崙
(趙公命名)
北肩高地
(趙公命名)
二尖山H864M
(依內政部經建版地形圖 資料)
南肩高地
(趙公命名)
一尖山H823M
(依內政部&南瀛百岳誌資料)
烏山嶺岔H822M
(趙公推估)

其它
在崁馬鞍部割草的工作人員
騎著心儀車種的年輕人 計畫由山河嶺下曾文O環
↓和福南宮的狗兒四眼對視 牠卻異常的安靜
↓此行更換一處的輔助繩索
砍除一處擋路的枯倒木
新倒下的枯倒木 影響通行
空氣品質不佳 影響好視野
(獅額、坪頂和劍文山 一片朦朧)
二尖山三角點已獲山友青睞
善心人士將二尖山三角點石柱上妝
祥馬前輩早將二尖山定為H864M
↓想起猿山陳老師蜂螫事件 總覺得毛毛的
忘記帶鞋子出門 穿涼鞋真不適合爬山
買不到蛋白質 只好啃饅頭充飢
沒派上用場的“機司頭”
好生羨慕的愜意午餐約會
回程巧遇趙公

8 則留言:

  1. 前輩謝謝你們!為了台南的山默默做這麼多事。3月17日我依 南瀛百岳 一書,初次探查烏山嶺叉至横路頂山。照著書上的座標,標高,路是走出來了,但對於水根崙山、双片掀山兩山的定位却心存疑問,書上的座標,兩山好像碰在一起似的。我把它做成了軌跡檔 大凍山縱走南二段 上傳健行筆記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832597 。能否請前輩撥空幫忙看一下,路線是否正確? 請惠予指正水根崙山 雙片掀山定位座標,謝謝您!

    回覆刪除
  2. 謝謝你的關注 更佩服你的毅力和能力 其實對於軌跡的部分我是不懂的 只知道有人走過 跟著路標走走看就對了
    你所提到的二座山頭 我沒去過也沒聽過 但一些朋友陸續感覺百岳誌中的一些問題 你實際走過應該錯不了 就先如你的路線定之 讓山友參考遵循 日後如發現有異 再予以修正了
    感謝有你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恩! 這麼快收到你的回覆,謝謝

      刪除
    2. 謝謝你提供詳盡的軌跡圖
      已經將你的路線圖和想法分享給長期關注此山系的~趙公、唐新、國銓、荒野微風、邱大哥 等知悉
      期待他們會有回應

      刪除
    3. 南瀛百岳誌P168「水根崙」這篇的作者是“連水根” 雖然P169說明後水域根源相關 那就和“文玉山”的命名 有神奇的故事了
      國銓大哥認為:依照百岳誌內容所述 圖中你所標示的701M位置 最有可能是水根崙山

      刪除
    4. 百岳誌 水根崙746公尺 双片掀山770公尺,依座標 標高就是無生確定定位。另以建經三版確有746峰,只是未標山名。如果746峰正是水根崙,那双片掀又該在那裏。
      有勞各位了,謝謝!
      原來水根崙也是以踏勘前輩名字來定名,我一直以為只有文玉山,梅峰,文榮山是而已。

      刪除
    5. 在實際走過大凍山稜線上諸多山頭後 依夥伴們的看法 百岳誌中的海拔高度應該是當參考用 還是要以內政部經建版的為主 畢竟它是國家級單位的資料 如果經建版中沒有的山頭就依循百岳誌中的資料 因為那也是本難得的聖經
      經建版中的“746峰”應就是百岳誌中的“雙片掀山” 但為何海拔高度不同 個人的想法是 百岳誌探勘的前輩當年使用的儀器設備所致 還是當參考值的標準點數值有變動 另依百岳誌作者在文中的敘述 水根崙與雙片掀山的相對位置應該可以採信的
      再次感謝你的軌跡圖 已和國銓大哥約定找時間依循路線前往 實際走過了解路徑狀況 再來決定日後的因應對策
      謝謝

      刪除